当前位置:首页 > 自动驾驶 > 正文

自动驾驶汽车的逻辑故障

文章阐述了关于自动驾驶汽车的逻辑故障,以及自动驾驶汽车的逻辑故障有哪些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简述信息一览:

长安SDA架构,背后什么逻辑?

长安汽车副总裁张晓宇表示,长安目前正在做的,就是围绕全链接、全计算的底层逻辑和这七个要素,围绕“以数生智”的逻辑,形成长安整体智能化技术的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之上,是这次的SDA平台架构和首款车型CD701的亮相。本文的目的,就是在跟长安的技术高管团队做了深入交流后,尝试解析一下长安的整体技术架构。

CD701之所以能够做到如此智能,其核心就是长安汽车基于SDA架构为数智新汽车赋予了“智脑”、“智体”、“智服”,这是长安汽车对“软件定义汽车”的思考实践,也是长安汽车着眼未来数智生态发起的底层技术革命,而非聚焦当下市场竞争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焕新。

自动驾驶汽车的逻辑故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整个长安科技商业闭环的基础,则来源于SDA架构。据介绍,基于“分层解耦”的思想,SDA 架构分为L1-L6六层架构,其中L1~L3层奠定了汽车的传感、控制与执行能力,L4~L6层的算力、算法和数据决定了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具有“硬件可插拔、场景可编排、生态可随需、系统自进化”的技术特征。

缺芯又涨价?一颗芯片背后的隐秘故事

“缺芯”风波袭来,紧接着便是一轮“涨价潮”,这是一场巧合吗? 中国汽车“缺芯”之痛,从来都不是一件新鲜事。汽车芯片资深分析师张强告诉汽车之家,2016年中国车企就已经出现“缺芯”状态。2018年,原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就提及“车企都在疯狂抢芯片”,“缺芯”潮再度被曝光。

芯片价格最高已涨100%,芯片类股票却迟迟不能“起飞”主要原因是估值不高,同时我们芯片企业受益不大,因为芯片技术我们比较落后,都是从事中低端加工,高端芯片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芯片价格上涨。他们是最大的受益群体。

自动驾驶汽车的逻辑故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导致芯片缺货涨价潮的原因是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产能紧张、供需矛盾。2020年下半年以来,由于8英寸晶圆厂产能持续紧张,引发电源管理IC、功率半导体等供不应求而开启涨价潮,随后芯片封测厂、汽车电子企业、芯片设计公司均纷纷做相应提价。

涨价!供不应求。或许是因为制裁的原因,也或许是因为市场需求的原因,半导体产业迎来了产能吃紧的阶段,这里不单单是华为,还有家电、智能手机、PC等行业都缺芯,而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涨价。但其涨价背后所隐藏的点,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深度剖析理想ONE撞车事件:把L2当作“自动驾驶”是最大误区

1、就是说最多后车左右便宜一半的车身宽度,在理想one这次事故中官方宣称1/5即20%,实际应该会大一些目测25%-30%之间,但也远超出E-NCAP附加题的测试要求。 总结:以理想one的价格和硬件水平(两者肯定是相关的),不能避免本次事故实属正常,因为太难。

2、不久前,青岛一辆理想ONE在G18高速发生了严重追尾事故再次引起热议,理想汽车官方分别对“A柱断裂”、“气囊未起爆”、“辅助驾驶系统失效”三个方面作出回应。没想到,近日又有一辆理想ONE发生了几乎一模一样的事故,同样启动了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不同的是,此次事故中理想ONE车主负全责。

3、近日,青岛的一辆 理想ONE在G18高速发生严重追尾事故,9月22日22点左右,车主在回青的高速上由于前车突然并线,导致自己驾驶的理想ONE来不及制动,与前车箱货尾部相撞。

4、日前,小编从外媒获悉:10月9日晚,汽车之家理想ONE论坛一位车主发帖称,9月22日晚10点多,其驾驶的理想ONE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与前方厢货车尾部相撞,导致车子A柱断裂,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乘客鼻骨骨折,整个脸部缝了33针,最终被判定毁容和重度脑震荡,后排乘客轻度脑震荡。

5、从理想ONE两次高速追尾的事故看,尽管我们可以怀疑理想ONE车辆本身存在缺陷,但有一点确实不能忽视。两次事故中的理想ONE车主都对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太过信赖了。目前,行业内自动驾驶技术的分级可分为5级,即L1—L5级别。

6、理想汽车回应青岛高速撞车事件:大货车全责,L2级辅助驾驶存局限性2020年10月14日36氪讯,近日青岛的一辆理想ONE在G18高速发生严重追尾事故。对此,理想汽车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事件说明。交管部门对本次事故的判定为大货车由于违规并线而承担全部责任。

2020车市盘点:自燃、宕机层出不穷,汽车智电化B面何以解忧?

1、2020年,汽车智电化进程加速,质量问题成为焦点。年内,超过50个汽车品牌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统计的召回中涉及,其中奔驰召回次数最多。 尽管与2019年相比,国内汽车召回数量减少了约30起,但大规模召回数量有所上升。

2、智能化缺陷层出不穷 在自燃问题为首的车辆电动化质量问题之外,年内随车辆智能化而来的相关缺陷同样不容小觑,其不仅危险系数不亚于前者,而且表现形式可谓无从预估。

“L3自动驾驶量产”背后的文字游戏与真相

1、L3 自动驾驶:你不知道的文字游戏 2017 年 7 月,在奥迪 A8 的全球首发典礼上,奥迪就宣称 A8 是「 全球第一款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的量产车」。 在按下中控台上的「Audi AI」按键后,车辆可以在时速低于 60km/h 的状态下、在法规允许的区域内实现 L3 级自动驾驶。

2、但长安 L3 自动驾驶的这次亮相,相较于提了多年的 L5 和新近提出的 L9999,没有文字游戏,也更「大胆」。毕竟朱华荣亲自上阵宣传,自然是非常肯定长安的 L3 自动驾驶技术。

3、尽管从技术安全性上,双冗余和强提醒设计已经基本可以达到超越人类驾驶水平的程度,但是L3自动驾驶仍然要回应那个“薛定谔”的接管问题:谁该为安全事故负责? 从《自动驾驶分级标准》来看,L3级别正是自动驾驶的一个分水岭。

关于自动驾驶汽车的逻辑故障和自动驾驶汽车的逻辑故障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自动驾驶汽车的逻辑故障有哪些、自动驾驶汽车的逻辑故障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